TG下载

TG: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为何紧急喊停?一封电报改变了主席的决策

帮助中心 2025-06-14 05:40

  

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为何紧急喊停?一封电报改变了主席的决策

  1950年10月,美国“联合国军”一再忽视中国的警告,兵锋直指中朝交界的鸭绿江,美国飞机甚至越过边境,对中国的一些村庄进行了轰炸。面对这一局势,中国志愿军出于保家卫国的责任,毅然踏上了朝鲜战场。无数英烈为国捐躯,他们的英魂永远留在了那片异国的土地上。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三年,整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运动战为主,双方都在拼命地想要消灭对方。在经历了五次大规模战役后,大家终于意识到,之前的目标很难实现,便转入了第二阶段——阵地战。战斗逐渐由全面进攻转为边打边谈的僵持阶段。

  事实上,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中央政府曾准备发动第六次战役,并为此筹备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但由于邓华将军的一封电报,中央的决策发生了重大转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中央改变了最初的计划呢?这一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深刻故事?

  如果客观分析,志愿军的胜利实际上主要体现在前两次战役中。在第三次战役时,美国指挥官李奇微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他开始采取“且战且退”的策略,拉长战线来应对中国志愿军的猛烈进攻。虽然在这一战役中志愿军成功收复了汉城,但并未像前两次那样大规模消灭“联合国军”的主力。

  彭德怀元帅很快便察觉到局势的变化。在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发起的一次攻势在1951年1月8日便被迫叫停,避免了无谓的伤亡。

  进入第四次战役时,李奇微开始全权指挥美国军队发起主动进攻,志愿军不得不从休整状态迅速转入防御,力求用时间换取空间,这一阶段的战斗愈加艰难。到了第五次战役时,双方的伤亡几乎持平,而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特别是180师的阵亡,令人痛心不已。

  这些实战经验使得中央和志愿军指挥部意识到,美军不同于过去的任何对手。凭借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后勤保障,想要彻底消灭敌人显得愈加困难。

  然而,美军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志愿军在战场上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震撼。尽管美国刚刚经历了二战的胜利,并凭借强大的工业能力迅速恢复战力,但他们万万没想到,面对一支新生的中国志愿军,竟然屡战屡败。志愿军表现出的顽强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令美军感到极为棘手。美军担心,如果继续战斗下去,局势将会失控,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可预见的连锁反应。

  因此,在第五次战役结束不久,美国便主动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一方面指示相关部门做好谈判准备,另一方面则要求志愿军提高战备警觉,防止美国以谈判为掩护发动偷袭。正如毛主席所言:“料敌从宽,御敌从严”,这一军事思想为人民军队的无往不利提供了理论支持。金日成得知毛主席的战略后,也深感佩服。

  1951年7月10日,正值第五次战役结束一个月后,中朝与美方以及南朝鲜方面开始了正式的停战谈判。然而,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我方为求和平做出了多次妥协,而美国却屡屡提出不合理要求,甚至出现答应后反悔的情况。美国这种明显缺乏诚意的做法,迅速暴露了他们拖延时间、寻求更有利局势的意图。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中央决定从8月8日开始全面准备第六次战役,目标仍是通过军事行动迫使美国重回谈判桌,以武促和。

  自停战谈判启动以来,我们为第六次战役的准备已近两个月,志愿军的物资得到补充,士气高涨,大家都有信心打赢这场战斗。但在此时,邓华将军发来了一封极为关键的电报,这封电报分析了发动第六次战役的可能后果,最终让毛主席做出了新的决策。

  邓华在电报中提到,若发动第六次战役,结果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攻破敌人阵地,二是攻不破敌人阵地。若无法攻破敌阵,那必然会导致我方伤亡惨重,敌人还可能趁机反攻,迫使我们放弃已占领的阵地。即便成功攻破敌阵,也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一方面,攻占敌阵后,敌人很有可能组织反攻,逼迫我方撤退;另一方面,我方虽然可能轻松击退敌人,但敌人强大的后勤保障和装甲机械部队让进攻充满困难。

  邓华指出,长远来看,拉长战线后后勤补给将更加困难,尤其是在美军空中优势的压力下,前线部队将面临更大的困境。再者,朝鲜战场的地形多为平坦,适合美军机械化部队行进,这将对我方形成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动第六次战役的代价过于沉重,而实际结果未必能够改变整体局势。

  这并不是邓华第一次提出反对意见。早在第五次战役之前,他就曾指出,我军在后勤上存在严重弱点,并建议在战术上避免过度进攻,应该采取分割进攻、逐个突破的策略。事实证明,邓华的判断非常准确。

  因此,邓华的电报促使毛主席重新审视战局,最终决定暂停第六次战役,转而采取更为灵活的战术。在接下来的夏季攻势和秋季反击中,志愿军通过稳固阵地防御和小股部队灵活反击,成功地击退了美军,并多次将战线向南逼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我方的伤亡,并有效减轻了后勤压力。

  这一战略转变证明了我军的团结与智慧。面对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志愿军依然凭借坚定的决心和精准的战术,将美军逼回谈判桌。而邓华以其出色的战略眼光和冷静分析,为这一决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也因此成为了中央的信任依靠。在彭德怀元帅因病回国治疗后,中央将志愿军的事务交给邓华全面负责,这一举措也证明了邓华在指挥上的非凡才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电报”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神秘的“极端自由主义者”

下一篇:美股内部交易 Zoom通讯于6月13日披露1笔公司内部人交易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