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李奇微的继任者志愿军最后的对手被称为“杀人犯”的克拉克
“我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统帅。”这是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感慨,他将这段历史深刻铭刻在心。
1953年7月27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朝鲜半岛的板门店地区,这里即将签署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朝鲜战争无疑是继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区域冲突。在这场停战的历史性时刻,我方代表彭老总气宇轩昂,挥笔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那笔龙飞凤舞的签名。而联合国军的总司令克拉克,则显得异常紧张,双手颤抖,迟迟无法下笔。额头上的汗珠一颗颗滚落,嘴唇紧绷着,内心的挣扎与不甘写满了他的脸庞。他明白,自己所签署的不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对美国的深深羞辱。最终,他还是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字后,他走出屋外,点燃一支烟,沉默片刻。一名美军士兵走近并提醒:“将军,这里不允许抽烟。”克拉克微微一笑,苦涩地说道:“将军?你看我现在还有将军的样子吗?”那一刻,克拉克的心境早已从盛气凌人的大将军,转变为一位背负无尽耻辱的失败者。
克拉克接替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时,其实并非因军事才能突出,而是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麦克阿瑟的下台与当时朝鲜战场的局势密切相关。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签发命令,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命令中写道:“作为美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我有责任撤销你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联合国部队总司令等职务。”麦克阿瑟的“失职”主要归咎于朝鲜战场上美国的屡次失败,尤其是在西线的清川江战役与东线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勇猛反击,几乎将美军赶出了朝鲜北部。
尽管如此,麦克阿瑟仍不肯承认失败,他在公开场合不断为自己辩解:“我手下的电报完全不准确,如果我能获得真实的战况,我一定能打败中国军队!”甚至他将自己的战败称作是一次“巧妙的战略性撤退”。他坚称美军的撤退是一种战术布局,通过延长中国军队的补给线,使其支援困难,并为美军的空中封锁创造机会。麦克阿瑟似乎试图将一切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却始终没有反省自身的过失。
与此同时,李奇微作为新的指挥官接过了麦克阿瑟留下的“烂摊子”。李奇微的领导风格较为谨慎、细腻,然而,他的到来也没有改变美军在战场上的颓势。李奇微的夏秋攻势在1951年几乎以全军覆没告终,志愿军利用有利地形对美军进行了致命的反击。这一系列失败让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局势,李奇微虽有一定的军功,但面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抵抗,也只能感到力不从心。
1952年,李奇微被调离朝鲜战场,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职务。克拉克的军事风格与李奇微截然不同,他并不以激烈的战斗为主,而是依靠谈判和政治手段,试图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克拉克一上任便采取了极为严酷的措施,其中包括对战俘的“血洗行动”。1952年,美军在巨济岛对关押大量中朝战俘的第76号战俘营发起突袭,使用毒气弹、催泪弹等化学武器,并通过火焰喷射器进行大规模杀戮。战俘们虽奋起反抗,但最终无一幸存,整个战俘营成了地狱的化身。
然而,在更广泛的战局中,克拉克面临的困难依然巨大。朝鲜的阵地战愈发激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顽强防守让联合国军陷入困境,特别是上甘岭战役的爆发,彻底打破了美军的自信。美军依赖的火力和空中优势无法轻松突破志愿军的防线,上甘岭这座小小的山村成为了双方对决的关键。美军投入了巨大的兵力和资源,却依然未能迅速拿下上甘岭,最终这场战役持续了43天,联合国军伤亡惨重,近2.5万人死亡或受伤。
这场惨烈的战役不仅震惊了国际社会,也让美军彻底意识到,志愿军并非可以轻易击败的对手。通过这场战役,美军在心理和战略上都遭遇了重大打击,最终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1953年7月27日,克拉克代表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象征着这场漫长且充满痛苦的战争终于迎来了“和平的停战”。
猜你喜欢
- 06-12TG通讯|中企助力尼日利亚
- 06-19TG中兴通讯发布“灵眸”旗
- 06-21TG中兴通讯中标结果:阜阳
- 05-14TG通宇通讯:5月13日获融资
- 06-02TG通讯丨荒漠变良田——埃
- 06-18TG股票行情快报:通宇通讯
- 04-18TG电报淡出折射通信变迁
- 03-22TG深圳市云天智能通讯有限
- 06-19TG因嫌敌人太弱志愿军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