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下载

TG:1947年张灵甫战死后9位军官提出一个要求王必成:同意

帮助中心 2025-07-14 03:53

  

1947年张灵甫战死后9位军官提出一个要求王必成:同意

  在解放战争期间,苏中战役开了一个漂亮的头,实现了七战七捷的辉煌战绩,至今仍被广泛传颂。而这七场战役中,王必成所率领的第六纵队参加了其中五场,功勋卓著。

  1946年年底,蒋介石贪得无厌,调动了二十多个整编旅,将其划分为四路大军,向苏北解放区发起猛攻。

  第四路则由第33军和整编第26师、第51师组成,从枣庄进攻临沂,形成了严密的包围网。

  王必成作为三野的铁血将领,自然不会缺席这场关键战役。他奉命率领第六纵队坚守涟水,迎战的是来犯的整编第74师和第28师。

  实线师是张灵甫麾下的精锐部队,加上第28师约五万人马,而王必成手中的第六纵队兵力不过两万,形势极其严峻。如此兵力悬殊,王必成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第一次涟水战斗中,王必成率领第六纵队苦守了整整十二天,战况异常激烈,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最终坚守住了涟水城池,算是守得住阵地,有所收获。

  然而,张灵甫毫不打算给王必成喘息的机会,紧接着发动了第二次涟水战役。王必成迅速展开反击,但面对早有准备的74师顽强抵抗,第六纵队在短时间内损失超过五千人,形势再次危急。

  这次失败代价惨重,五千余人的伤亡让王必成备受打击,同时也遭到了一位高级领导的严厉批评。

  面对批评,王必成甘心接受,但心中郁结难消——第六纵队何曾打过这种被人压制到没有反击机会的败仗?心中的怒火越积越重,但他忍着怒火找到粟裕说道:

  粟裕看出王必成心中有气,也明白他在与张灵甫的交锋中吃了亏,便承诺下次对阵74师,绝对会让王必成亲自上阵。

  涟水失利后,王必成率第六纵北上,在临沂附近展开休整。随着山野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王必成被任命为第六纵司令员。

  不过,北上后不少战士是南方人,初到北方的气候和饮食让他们难以适应,情绪低落,甚至有些畏难。

  对此,王必成深表理解,却也坚定告诉大家,战争不是只能在家乡打,必须逐步适应各种战场环境。于是他走进部队,与战士们促膝谈心,尽力化解大家的焦虑情绪。

  山东老乡们对充满欢迎之情,但对王必成的部队却有些好奇,纷纷总结出了三个“奇”:

  虽然战士们心里有些畏难,但真正面对困难时,他们并不认输。很快就学会了山东话,并向老乡们解释绸缎被子是南方人的习惯,绝非地主豪绅,虽然外表斯文,但战斗力极强。

  为了让士兵们吃得更好,山东乡亲们主动为他们制作各种特色食品,主要是用小米做成的,大家还亲自淘米煮饭,关怀备至。

  1947年2月,王必成接到命令,军正在以南北两线向我军阵地压迫进攻。

  粟裕决定在临沂以南布置阵势,吸引敌军主力决战,同时派主力部队秘密会合,准备围剿李仙洲驻守的莱芜敌军。

  接到命令后,王必成当晚便率军行军,计划用五天时间赶到指定地点。抵达后发现,敌人在莱芜和口镇一带已经布防,粟裕随即命令他先歼灭驻守口镇和青石桥的敌军部队,切断莱芜敌军退路。

  口镇由敌军36师一部把守,虽然36师不如74师精锐,但仗着美式机械装备,战斗力依旧不容小觑。

  王必成深知口镇战役的重要性,赢得这场战斗,不仅能切断敌退路,还能打击36师的锐气;失败则一无所有。

  在王必成一声令下,猛烈炮火瞬间压制了敌36师,敌人猝不及防,战局迅速倾向我军。几个小时后,第六纵基本控制了口镇大部分区域。

  紧接着,王必成再次发起猛攻,成功将口镇几乎完全夺回,同时我军也占领了青石桥附近阵地。

  敌军36师师长惊恐万分,急忙请求李仙洲增援,但李仙洲自己已被我军包围,无法出兵相救。

  后续不用多说,李仙洲企图逃走,被王必成截断。突围未果,李仙洲在炮火攻势下狼狈奔逃。

  莱芜一战,我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王必成在涟水战斗中积压的郁闷终于得到释放。

  但对他来说,这远远不够,他坚信唯有再次与74师交锋并获得胜利,才算真正报了仇。

  莱芜战役后,蒋介石虽心惊胆战,却不甘认输,将全面进攻调整为重点针对山东和陕北的进攻。

  4月初,蒋介石调集了13个整编师、约25万兵力,向华东野战军发起猛攻,试图将其彻底消灭在沂蒙山区。

  王必成接令后在兖州附近发动进攻,敌人迅速反击,且调集了25师和83师前来增援。

  撤退期间,王必成深思熟虑,决定转战鲁南。虽然无法保住兖州,但鲁南战场同样可以牵制敌军,并且方便随时北上应战。

  抵达鲁南后,一些战士感到困惑:鲁南与张灵甫整编74师所在地域相距甚远,难道不打算向74师报仇了吗?

  对此,王必成明白不能放弃对74师的仇恨,他在鲁南只是等待最佳时机,74师迟早要打。

  5月10日,华野发来电报,74师正向坦埠一带进攻,我军第4纵和第9纵即将交战。

  王必成得知后,立刻向粟裕请求让第六纵参加战斗,因为报仇74师,是他们所有人的最大愿望。

  粟裕迅速同意,命令王必成率第六纵赶赴坦埠,抢占垛庄,切断敌退路,与4纵、9纵合力对敌。

  华东野战军的1、4、8、9纵队迅速配合,形成包围圈,将74师围困于孟良崮狭长山区。

  粟裕早有准备,派2、3、7、10纵及地方武装拦截增援部队,形成多处阻击。

  黄百韬率领整编25师侥幸突破阻击向孟良崮增援,王必成率第六纵迎头拦截,展开激烈战斗。

  王必成指挥猛攻,同时构筑坚固工事,敌军多次冲锋无效,陷入被动,距离救援目标寸步难行。

  虽然74师由张灵甫带领,经验丰富,装备优良,硬拼突围尚有可能,但粟裕命令各纵队紧密协作,誓将74师歼灭在孟良崮。

  经过数日激战,张灵甫兵力已大幅削弱,孟良崮主要制高点几乎全部被我军占领。

  被俘的74师官员中,有一名少将旅长和八名上校,共九人,商议后请求最后见师长遗容。

  看到这一幕,王必成感慨万千。作为军人,他理解他们的情感;作为将领,他深知必须赢得这场战斗,战胜张灵甫的意义。

上一篇:百丈关之战红四方面军损失过万徐帅坦承失利原因

下一篇:从抢着出兵到抢俘虏!台湾在朝鲜战争中疯狂举动到底为了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