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苏联为何不敢“抗美援朝”?斯大林一封“秘密电报”给出最终答案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先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后续的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更丰富的互动体验。感谢您的支持与陪伴!
许多人在了解朝鲜战争的历史时,常常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抗美援朝是由中国主导,而不是苏联呢?从实力上来看,苏联当时无疑远远领先于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苏联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体系和先进的军事科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红军也远胜于中国。而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似乎理应承担起抗美援朝的重任。
同时,如果美国成功消灭朝鲜,将直接威胁苏联的边境安全。为何作为朝鲜战争幕后推手的苏联,却选择不直接介入抗美援朝?斯大林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之间的一封秘密电报,揭开了这背后的真实原因。
那么,这封秘密电报到底透露了哪些内容?斯大林为何会作出这样的决策?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其实有多次机会阻止美国组建“联合国军”,但苏联选择了弃权,使得安理会的决议顺利通过,美国便借联合国的名义正式干涉朝鲜局势。从7月开始,美国大量兵力和物资持续不断地抵达朝鲜半岛。相比美国的积极介入,苏联的态度显得非常消极,不仅没有像美国那样直接干预,甚至连战前做出的一些承诺也未兑现。
苏联在这场战争中的冷淡表现,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颇为不满。毕竟,是苏联支持朝鲜南下统一战争的,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却选择袖手旁观?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总统哥特瓦尔德在1950年8月写信质问斯大林,批评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消极不作为”。此时,仁川登陆尚未发生,但联合国军的组建和对朝鲜的制裁决议已通过。哥特瓦尔德敏锐地意识到,随着联合国的介入,战争的天平正在逐渐向美韩倾斜。
哥特瓦尔德在电报中强调,朝鲜也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而其南下行动本身就是基于苏联的支持承诺。如今朝鲜陷入危机,苏联却置之不理,这样必然让大家对苏联这个“老大哥”失望透顶。哥特瓦尔德是1921年加入捷共,长期领导反法西斯战争,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享有较高威望,他的意见对斯大林来说不容忽视。于是,斯大林回信给哥特瓦尔德,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秘密电报”。
斯大林在电报中指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充当侵略者角色,正在消耗其二战期间建立的军事威望与道德声誉,同时把注意力转向远东地区。这难道不会为我们全球力量平衡带来优势吗?”他进一步分析:“如果中国参战,不仅能在远东有效牵制美国,还能削弱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我们在欧洲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换言之,斯大林委婉地表示,朝鲜本身就是他安排的战场,用以牵制美国,好让苏联在欧洲展开更有利的扩张。苏联并非不能阻止美国组建“联合国军”,而是觉得没必要。斯大林把朝鲜战争看作一个消耗美国及其盟友国力的绝佳机会,既然能让美国受损,自然不愿将自己卷入其中。
此外,二战刚结束五年,美国作为二战中太平洋和欧洲战场的主要胜利者,仍被不少人视为“解放者”,拥有较高的“道德声誉”。但随着朝鲜战争中美国扮演侵略者及暴行不断被揭露,这一形象严重受损,这对苏联来说是个战略上的利好。
当然,表面上的理由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秘密,斯大林不便与哥特瓦尔德透露。这要追溯到五年前的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在二战即将结束之际,美苏英三国领导人在苏联雅尔塔举行峰会,签署了《雅尔塔协定》。该协定规定战败国的处理原则,但暗中划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战胜国利益。
根据协定,苏联继续“租借”旅大地区,并恢复对长春至大连铁路(即南满铁路)的特殊权益,实际上掌控了旅大地区和南满铁路。这侵害了中国主权,意味着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旅顺、大连及铁路仍不归中国所有。二战后,国民政府一度接受这一条约,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坚决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与苏联的条约,展现真正的独立自主。毛主席绝不会允许苏联控制中国的战略要地。
因此,建国后中国与苏联展开了激烈谈判。1950年2月14日,周恩来总理与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代此前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南满铁路全部权利及财产将移交中国,最迟于1952年完成,同时苏军须在1952年前撤出旅顺、大连,归还中国旅大地区。
尽管签订了条约,斯大林内心仍不满意。《雅尔塔协定》中规定的对华特权他视若囊中之物,难以轻易放弃。然而苏联在欧洲面临美国巨大压力,为了让新中国分担压力,苏联不得不作出妥协。就在斯大林犹豫之时,朝鲜半岛的局势升级给了他机会。
斯大林发现,釜山对苏联来说是极佳的港口,有利于其扩展远东影响力。虽然此时釜山仍在韩国控制下,但如果朝鲜统一,并将釜山租借给苏联,苏联因失去旅顺港的损失便能弥补。朝鲜政权本身由苏联扶持且高度依赖苏联,斯大林对此充满信心。
于是,他改变了先前遏制朝鲜冲突扩大的态度,转而全力支持金日成南下发动统一战争。一旦朝鲜击败韩国完成统一,苏联便可获得釜山优良港口,同时社会主义势力将扩展至整个朝鲜半岛,削弱美国影响力。
有人或许会问,若朝鲜战败怎么办?美国不会坐视韩国灭亡,极可能大规模干预。对此斯大林也有预判,认为美国若大规模介入,其国力必将严重消耗,且注意力被吸引至亚洲,这对苏联在欧洲争霸极为有利。
简言之,苏联是在“赌博”,但赌的不是自己,而是朝鲜。朝鲜胜利对苏联有利,失败对苏联则无大害。斯大林将重心放在欧洲,认为通过牺牲朝鲜,扩大在欧洲的势力范围是值得的。因此他放弃了阻止美国组建“联合国军”的机会,允许美国干涉朝鲜战争。
同时,中国也在斯大林的战略盘算中。斯大林预计新中国可能介入朝鲜战争,但因刚建国、经济尚未恢复,干涉力量有限,最多能给美国造成一定损失,却无法阻止其行动。这反而对苏联有利,中美双方损失加大,苏联得以坐收渔利。
斯大林认为,即使中国出兵,也难以抵挡美军的强大攻势。若朝鲜亡国,美军逼近中国边境,中国必将向苏联求援。此时苏联出兵,便可借机要求恢复《雅尔塔协定》条款,虽无法获得釜山,但能重新掌控旅大地区,甚至获得在中国驻军权,增强对新中国的控制。
不得不说,斯大林算计得相当精明,算盘打得滴答响。遗憾的是,他忽略了两点:毛主席等新中国领导人抗美援朝的坚定决心,以及志愿军士兵的强大战斗力。
因此,朝鲜战争的发展远超斯大林预期,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对美军发动沉重打击,到1951年初便将美军逼退至三八线以南。中国的积极态度与苏联的消极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反而引发更多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的质疑。最终,苏联不得不大规模向中国出售苏式装备,并提供志愿军空中支援,以表态度。
综上所述,抗美援朝确实获得了苏联的支援,但这份支持是中国自己争取来的。如果没有毛主席作出抗美援朝的伟大战略决策,苏联极有可能放任朝鲜覆灭,而新中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毛主席不仅破解了苏联的战略布局,还极大提升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彰显其卓越的远见卓识。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您与我有更多互动时,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击“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推送。
猜你喜欢
- 07-08TG上海外滩1号到33号的百年
- 06-05TG鼎信通讯股东户数下降1
- 05-30TG英国间谍小说的发展与英
- 06-09TG美媒:美国务院下令恢复
- 05-21TG美国电线亿美元 成交额较
- 07-14TG从抢着出兵到抢俘虏!台
- 06-04TG通讯:东西交融共谱中美
- 06-20TG伊朗境内发现以色列特工
- 05-23TG赓续瑞中传统友谊共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