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北京唯一电报窗口迎来市民打卡怀旧“惜字如金”承载时代记忆
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对过去的通讯方式感到陌生,现在的年轻人也许连电报是什么都不了解。然而,近日北京唯一的电报窗口,却让不少年轻人重新体验到了这种忙碌而又古老的发送信息的方式。3月底至4月初,位于北京市西单的中国联通营业厅电报窗口短短一周内就办理了超过500份电报业务,客流量大大的超过了以往。
这可不是简单的怀旧。提到发电报,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反应便是“惜字如金”,这不仅是因为电报收费的独特模式,电报一字一毛四,更是在于曾经那个年代,信息的传达不仅仅依靠内容的丰富,更多的是对字数的精心把握和深思熟虑。你见过有人写电报吗?或许很多年轻人都没体验过,从电报纸的填写到电报的寄送,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历史的感叹和现代的反思。
据记者在电报窗口的现场观察,如今的电报已经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复古的社交方式。就在记者到达时,一个年轻的市民游女士正在忙于填写电报,她一口气就发出了10份电报,九份发给亲朋好友,最后一份寄往远方的杭州。游女士表示:“杭州的电报服务就要结束了,所以我来北京的电报窗口体验一下。”“电报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她坦言。
站在电报窗口前,不少市民低头认真填写着电报纸。电报内容区竟然容纳了50个空格,要求字迹清晰。每个字0.14元的计价,也让人无形中对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了更高的把控与思考。北京的这项服务只能发往本地、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南和浙江杭州。虽然发电报好像是个小众业务,但在这些年轻人看来,这无疑是对过去的一次纪念与重温。
在所有的发报内容中,记者注意到,除了日常的祝福语与好玩的留言外,还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情怀。比如王先生发给对象的电报,他认真思考每一个字,为的就是能做到真正的电报特色,言简意赅,甚至有人干脆用电报代码来传递简短的消息。对此,王先生表示这样的互动形式让人觉得很新鲜。其实,现在发电报更多是为了打发时间、寻找乐趣,而不再是信息传递的该有之速了。
而在不久前的某次采访中,北京邮电大学的专家表示,电报承载着历史的印记,逐渐消亡也在情理之中。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报已失去昔日的地位与作用。在如今即时通信愈发便利的时代,电报服务渐渐沦为一种怀旧的存在。他在谈到“惜字如金”的书写文化时,强调这一独特文化仍深深烙印在中华人民的心中。
尽管电报的存在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稀少,这个电报窗口不仅记录下了电报曾在这个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年青一代创造了一个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历史的机会。来自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走在这里共同回味着一段段属于他们的过去,同时也传递着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乡愁。
细想这些年,电报作为一项独特的沟通形式记载着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片段,也许正是这种沟通方式的消失,才更让人怀念。如今的年轻人在这里体验到了电报的独特魅力,而过去的诠释也随着人们的电报内容通过京东快递寄出,传递到每一个心中。也许,电报的消失意味着通信技术的进步,但那些独特的书写文化却永远流传在每个人的心间。
正因如此,一个个电报窗口不仅仅是邮递服务的场所,更是时代的纪念碑,是现代人与历史对话的契机。电报窗口的开启,无形中为人们带回了那段满是怀旧情感的年岁,而这份情感也将在时间的长河里继续流淌,直至永恒。
你是否也想去体验一次发电报的感觉?随着电报世界的逐渐消逝,或许这正是一次值得珍藏的记忆,趁早去打卡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 04-18TG电报业务将消失?杭州下
- 03-23TG体育教师国外学术期刊发
- 03-12TG全国只剩北京能发了:杭
- 04-18TGcontent=b
- 04-18TG通信新闻_提供通信行业新
- 04-18TG卫星通信最新资讯-快科技
- 04-18TG电报“淡出江湖”全国只
- 05-06TG通讯:把内燃机车开进沙
- 03-24TG通讯丨“我想看看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