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下载

TG:电报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的焦虑涌入杭州发报厅!

帮助中心 2025-05-15 06:07

  

电报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的焦虑涌入杭州发报厅!

  近日,在杭州拱墅区的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年轻人们为了发电报蜂拥而至,掀起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体验热潮。随着“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宣布电报服务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停止”的消息传出,杭州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争相赶到这个沉寂已久的发报窗口。

  电报,这一历史悠久的通信方式,曾经是遥远联系的象征,如今却凉凉地面临消亡。自1837年发明以来,电报以其迅速的赶路能力曾是世界沟通的桥梁。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报进入了黄金时期,单日的发报量超过千份。如今,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早已成为主流,电报却如同被时代遗忘的角落。

  在武林广场电信营业厅,络绎不绝的年轻面孔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小孟姑娘,她拉着朋友不远千里来体验父辈们的交流方式。尽管她从未见过电报,然而爷爷和父亲曾常通过它传递家书,让她感受到那份深情厚谊。为了增添这份仪式感,她为朋友们发送了六份电报,还特意给自己发了一份“增强无线电本领,保卫祖国安全”的幽默留言。

  而来自广东的何先生夫妇则选择用电报祝福彼此的婚姻,以标志性的“以白头为约,定金石之盟”。杭州的小李姑娘也不甘落后,给朋友发了两份电报,幽默写道“有急事速回微信”,她认为电报的沟通方式 “仪式感和纪念感很强”,这种表达虽然略显复古,却让人倍感珍贵。

  电报员任宏是这座城市最后的专职电报员,他即将退休。在电报房内,任宏用编码将每一则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他回忆道,年轻时期曾在这里一天收到过1000多份电报,而今电报业务逐渐凋敝,原本热闹的场景也被冷清所取代。1988年,浙江省电报业务量达到巅峰的2012.3万份,电报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情感的字句是时代的印记。

  电报的魅力不仅在于信息本身,更在于字里行间那一份情感的寄托。任宏回忆起,电报房内电报员通过听取报号声进行记录的情景,耳机里传出的“洞拐洞拐”或是刷刷的数字声,曾是连接心灵的桥梁。而如今,当人们迅速打开手机,面对众多通讯工具时,电报的魅力愈显得珍贵。

  5月1日之后,除了北京,想要发电报的年轻人只能到遥远的西单营业厅,届时,所有的信息将被发往北京的大楼,再寄送到收报人手中。这一漫长的过程,不也是对电报复苏的反思吗?

  在这个快速的信息时代,电报作为更替方式的提醒,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交流形式。未来,当电报停摆,我们能否在更快的通讯中,保留那份真实而厚重的情感?在这场情感传递中,每个电报都承载着动人的回忆,而这一代人的回忆,正是在这样的电报中流淌着。是否还能再有机会发出一份电报,想对谁说些什么?在文化和科技的交替中,电报即将成为历史,但对人们情感的表达则会继续延续,让人感叹:一个时代即将结束,而过去的情感却总能找到新的寄托。让我们以这种方式,向电报致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马斯克回应“电报”创始人被捕 讽刺欧洲受限

下一篇:通讯:从“不想来”到“不想走”的扶校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