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下载

TG:你所不知道的伊朗聊聊这个国家奇葩的规矩

新闻 2025-06-23 12:11

  

你所不知道的伊朗聊聊这个国家奇葩的规矩

  伊朗,这个一直饱有争议位于中东的古老国度,以其丰富的波斯文化、壮丽的寺和复杂的政治局势闻名。然而,自1979年革命以来,伊朗的什叶派教法(Sharia)深刻塑造了其社会规范,催生了一系列在外界看来颇为“奇葩”的法规。

  伊朗法律要求所有女性在公共场合必须佩戴头巾(Hijab),并身着覆盖全身的宽松服装。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女性,包括外国游客。违反者可能面临“道德警察”(Gasht-e Ershad)的罚款、拘留甚至公开责骂。

  2022年,22岁的玛莎·阿米尼因头巾佩戴“不规范”被道德警察逮捕,随后在拘留期间死亡。这一事件引发全国抗议,数十万伊朗人走上街头,高喊“女性、生命、自由”,抗议头巾法和性别压迫。抗议中,年轻女性公开摘下头巾、焚烧头巾,挑战这一规定。尽管政府最终放松了部分执法,但头巾法依然存在,女性仍需小心翼翼。试想,炎炎夏日,裹得严严实实,连一缕头发都不能露,这种生活你能接受吗?

  伊朗公共场所普遍实行性别隔离。公交车分为男女区域,女性通常被安排在后半部;学校、医院甚至理发店也按性别划分空间。大学中,部分专业限制女性入学,课堂有时按性别分班。

  2018年,德黑兰大学一名女学生因试图进入“男性专用”图书馆区域而被保安驱逐,引发网络热议。学生们批评这种隔离政策“过时且歧视”,但校方辩称这是“保护女性尊严”。类似事件在伊朗大学屡见不鲜,年轻女性常通过社交媒体匿名抗议,却仍改变不了制度性的性别分隔。这种无形的“性别之墙”,让日常社交变得异常复杂。

  伊朗禁止未婚男女在公共场合亲密接触,如牵手、拥抱或亲吻,违者可能被逮捕。婚姻外的恋爱关系被视为“非法”,若被指控通奸(Zina),可能面临鞭刑或监禁。

  2019年,德黑兰一对年轻情侣因在公园牵手被道德警察带走,理由是“有伤风化”。两人被罚款并强制参加“道德教育课程”。此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许多伊朗网友嘲讽:“连牵手都要坐牢,谈恋爱简直是玩命!”为规避风险,年轻情侣常选择在私人家中或隐秘咖啡馆约会,但警察突袭的风险无处不在。

  伊朗禁止播放“诱惑性”或“西方化”的音乐,如流行音乐或重金属,女性在公共场合跳舞更是严格禁忌。政府认为这些艺术形式违背价值观。

  2014年,六名伊朗年轻人因拍摄并上传了一段跳舞视频,模仿美国歌手Pharrell Williams的《Happy》,结果被逮捕。他们被控“传播淫秽内容”,每人被判六个月监禁和91下鞭刑(缓刑执行)。此案引发国际关注,也暴露了伊朗对音乐和舞蹈的严苛态度。年轻人转而举办地下音乐会,秘密分享禁歌,但每次活动都像在冒险。有谁愿意为了听首歌而冒牢狱之灾?

  教禁止饮酒,伊朗将此教规上升为法律,禁止酒精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违者可能面临鞭刑或监禁。尽管如此,私下酿酒和秘密派对在城市中并不少见。

  2021年,德黑兰警方突袭了一场地下派对,逮捕了30多名年轻人,现场查获自制酒和进口威士忌。参与者被控“违反道德”,部分人被判鞭刑和罚款。此类事件在伊朗屡见不鲜,富人喝进口洋酒,普通人喝自酿酒,但每次聚会都提心吊胆。想象一下,喝杯啤酒都要像做贼一样,这种生活谁能适应?

  斋月期间,从日出到日落,所有人在公共场合不得吃喝、吸烟,直至日落后开斋,违者可能被拘留。这项规定适用于所有人,包括非。

  2017年,一名外国游客在德黑兰街头喝水,因不知斋月禁令被路人举报,方短暂拘留。尽管最终因“无意冒犯”被释放,但此事件提醒游客:斋月期间,伊朗的公共空间如同“禁食试验场”。餐馆白天关门,街道冷清,只有夜晚才恢复生气。对游客来说,饿着肚子逛景点还得小心被抓,这种体验堪称独特,或许一世难忘。

  伊朗对的限制极为严格,任何被认为亵渎教的内容都可能导致重罚,甚至死刑。社交媒体被严密监控,VPN成为许多人的必需品。

  2020年,伊朗博客作者鲁霍拉·扎姆因在Telegram频道发布批评政府的文章,被控“煽动情绪”并被处以死刑。此案引发国际谴责,但也反映了伊朗对言论的铁腕控制。普通人发个吐槽帖都可能被举报,年轻人不得不用化名或加密软件表达意见。试想,每句话都要字斟句酌,这种压迫感谁能承受?一个压抑人性的酱缸。

  部分什叶派教士认为狗“不洁”,会污染家庭环境。2010年代,伊朗政府曾禁止在公共场合遛狗,称其“违背文化”。

  2016年,德黑兰一名女子因在公寓楼前遛狗被邻居举报,警方没收了她的宠物狗,并对她罚款。她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养狗比养孩子还麻烦!”尽管禁狗令在城市中执行不一,但养狗的家庭常面临社会压力,只能低调行事。连养宠物都要偷偷摸摸,这种生活得多压抑?

  这些“奇葩”规定源于伊朗对什叶派教法的严格解读,旨在维护宗教纯洁与社会秩序。然而,它们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矛盾。伊朗的年轻人通过地下派对、秘密恋爱、翻墙上网等方式,默默反抗这些限制。玛莎·阿米尼事件后,政府对部分规定的执行有所松动,但核心框架依然未变。这些规矩既是伊朗文化的独特印记,也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伊朗的这些规定,对外人来说或许荒诞不经,但对伊朗人而言,它们是日常生活的真实挑战。从头巾法到禁酒令,从言论审查到宠物禁养,这些规矩塑造了一个既压抑又充满抗争活力的社会。

上一篇:央视曝光 AI 智能体聊天软件行业乱象利用诱导性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需承担相应责任

下一篇:千亿身家Telegram男神CEO长期捐精宣布逾100名子女可分遗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