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下载

TG:微信聊天最让人反感的4种行为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新闻 2025-08-17 06:43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微信早已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我们日常社交的一面镜子。

  有人发消息如春风拂面,让人忍不住秒回;也有人一开口就让人眉头一皱,甚至想假装没看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微信聊天中最让人反感的4种行为,看看你是否也曾无意中踩过这些“雷区”,导致人际关系逐渐疏远。

  每天雷打不动地发“早安”“午安”“晚安”,偶尔还附带一张表情包,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交流。

  理由是为了刷存在感,男生每天定时定点发问候,“起了吗”“吃了吗”“睡了吗”。

  米夏私下说:“说他是AI都算夸他了,我跟AI聊天,AI都知道关心我心情如何,而不是没有情感式的问候。”

  直到有一天,米夏忍无可忍,直接对他说:“如果你只是想打卡,其实没必要。我不回复信息,难道意思还不明显吗。”

  如果每次聊天都停留在“吃了吗”“在干嘛”“早点睡”,时间久了,对方只会觉得你在敷衍,甚至产生反感。

  最近看你朋友圈去了游乐场,好玩吗? 我上次去周边徒步了,那地方很不错,你对户外感兴趣吗? 你也去吃那家新开的餐厅,我也很喜欢那家的菜式,有机会约饭啊。

  真正的交流是看见,是了解,是彼此吸引,是建立共鸣,这样的聊天,才能让关系循序渐近,感情逐渐升温。

  上班的时候,不好好完成工作,反而关注同事的一举一动,谁工作上出糗了,就私下跟人传播同事坏话。

  还有一次,闺蜜跟男朋友吵架,她直接跟小叶吐槽了一个晚上,她自己第二天不用上班,却丝毫不顾及小叶要早起通勤。

  刚开始,小叶还会耐心安慰,但时间久了,她发现自己也被负面情绪影响,甚至开始害怕看到对方的消息。

  每次自己心情都挺不错,但安慰闺蜜之后,她仿佛能量被吸干一样,浑身瘫坐在沙发上,需要很久才缓过来。

  更过分的是,闺蜜每次心情不好,都过来找小叶,然而她开心的事情,却从不见她说出来分享。

  久而久之,小叶实在受不了每次都被闺蜜破坏心情,闺蜜再来找她的时候,即使看见了消息,她也隔好久才回复。

  闺蜜见吐槽得不到及时的回应,等小叶想起来回复她的时候,那股情绪早已经过去了,渐渐地,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淡,直至不再联系。

  如果情绪真的难以排解,可以尝试运动、写日记,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而不是一味地给朋友带来压力。

  那些明明你状态正好,他一出现就把你带入情绪黑洞的人,都是来吸你能量的,遇见了一定要远离。

  这种查户口式的聊天方式,简直是社交杀手,很多人却不以为意,觉得就是闲聊、唠嗑,至于这么大反应吗。

  然而收入、资产和情感状态,原本就是个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不回答的权利,而贸然提问实属是一种对社交关系的僭越,和对他人的冒犯。

  有一次,老家的大姨加上她的微信,一上来就问她:“你今年多大了,现在有男朋友了吗?”

  但表面上还是要保持微笑:“大姨,这不是没遇见合适的吗,我小伟哥也不是还没找到对象吗。”

  她回答自己是在加班工作,阿姨就继续问:“什么工作这么忙,周末还不让人休息。”

  说着就问她,一个月到手有多少,这位网友实在不想回答,就随便糊弄了几句,就不再回复了。

  无论亲疏远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需要边界感,一上来就打听隐私,只会让对方感到困扰。

  真正的社交高手,往往清楚自己跟他人之间的界限,明白彼此之间的情感尺度,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要求能提。

  与人相处中,控制自己的询私欲,懂得适可而止,尊重别人的意愿,做到这一点,就能避免90%的人际摩擦。

  微信里最让人反感的行为之一,莫过于频繁群发 “帮忙点赞”“转发朋友圈”。

  小王有个老同学,每隔几天就群发是朋友就“帮忙砍一刀”,就差0.01元了”,要么是“惠家超市做活动了,朋友圈第一条帮忙点赞”。

  但令人觉得不爽的是,每次帮忙之后,对方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完全把别人的好意当作理所应当。

  偶尔一次帮忙可以,但频繁打扰,需要时才想起对方,只会让人觉得你把他们当工具人。

  况且“是朋友就帮个忙”这句话,本质是情感绑架,会给人带来社交压力,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沟通方式。

  如果真的需要帮助,可以私聊说明情况,并表示不会频繁打扰,这样的沟通,更容易让人接受。

  如果别人帮了你,记得发个小红包或说声谢谢,如果别人没有帮助,也不要内心介怀。

  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好意当作是理所当然,否则就算再好的感情,刷多了也会透支。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一点小事就频繁麻烦对方,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无形的“情感账户”。

  真正会聊天的人,总是懂得换位思考,讲究舒适和边界感,与别人相处时让人感到舒服,每一次聊天,都成为别人秒回的理由。

  与人相处中,不妨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回馈,少一点打扰,多一点尊重。

  点个,愿你发出的每条消息,都能收获真诚的回应,每次聊天,都能让人如沐春风,感情只增不减。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如果你也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拥抱高质量的社交关系,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你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与群友温暖互助,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补充心理能量,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还可以免费观看心理咨询师干货直播课,获得专业心理指导,构建能互相滋养的关系。

上一篇:【香港乱局如何控?】在香港者群组观察5个多月我们发现了这些秘密……

下一篇:Telegram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附原因及解决办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