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下载

TG:AI与宽带“双向奔赴”

帮助中心 2025-06-22 11:56

  

AI与宽带“双向奔赴”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是关系云网未来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问题。”在6月19日举行的2025 WBBA云网宽带发展大会(上海)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说。AI不可避免地会对云网基础设施提出更高性能、更加绿色、更强安全的要求,同时也将对网络架构、运营模式和客户体验进行新一轮的重塑,推进传统网络向AI原生网络演进。

  当然,这是双向互动。在AI for Network的同时,Network for AI也是必然,以网络赋能AI发展,尤其是未来随着智能体等创新性应用大量出现,需要更强大的网络在应用和用户之间架起桥梁,推动AI普惠化发展。

  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甚早。早在6年前,中国电信就提出建设科技型企业的目标,随即围绕网络、云和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和安全这四大技术方向展开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又完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业务的布局。

  “我们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人工智能是方向,同时突出应用导向,守住安全底线。”柯瑞文再次强调。

  云网融合是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不仅是带宽和算力的提升,还需要网络、计算、存储一体化纳管和动态调度,实现质和量的双重跨越。“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将曾经高不可攀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转化为千行百业触手可及的‘数字水电’。”柯瑞文说。

  今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元年,中国电信坚持应用导向,赋能千行百业升级。在这过程中,数据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但数据孤岛现象的存在,拖慢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步伐。柯瑞调,业界需进一步加强沟通和提升信任,推动数据高效流动,使AI真正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安全和公平,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基石和底线。安全自不待言,因为人工智能不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巨大的风险挑战。中国电信提前布局,建设了从基础设施到数据、内容、算法、应用于一体的防护体系,提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治理能力,实现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之所以强调公平,柯瑞文表示,在连接鸿沟不断缩小的情况下,智能鸿沟正在扩大。

  就在6月18日举行的GTI上海国际产业大会上,移动智能融合发展指数显示,继数字鸿沟之后,AI鸿沟的挑战已悄然加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破解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智能鸿沟,扩大供给能力。”柯瑞文说。他倡议,以全球云宽带产业协会平台作为全球科技和产业枢纽,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全面转型,打造具有引领性的标杆案例和示范场景,共享人工智能产品,提升全球智能供给的可用性和可能性。

  正如柯瑞文所言,AI对云网基础设施提出更高性能、更加绿色、更强安全的要求。

  反而言之,云网基础设施变得更强大之后,会有力推动AI发展。在2025 WBBA云网宽带发展大会(上海)上,华为常务董事汪涛表示,今天的超宽带网络已经具备了相当好的基础,但是面向未来,还需要变得更强大。

  当前,AI能力正在持续跃升,AI应用加速走向普及。这体现在多方面,如AI大模型快速向多模态演进,目前多模态市场占比已达78%;在肿瘤疾病分析、金融信用风险分析等特定场景下,大模型推理的准确率已经超过人类专家;在各类型终端中,AI正在加速渗透。

  “我们预测到2030年,各种智能体至少达到百亿级别,届时每个人都会被各种智能体所包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场景。”汪涛说道,这需要更低时延、更高安全性的网络来支撑,否则预期中的场景无法实现。

  中国联通建设发展部副总经理吕洪涛认为,AI不仅是宽带网络的新应用场景,更是驱动产业演进和跃升的核心动力,“AI与人工智能是双向赋能,从Network for AI,即网络赋能AI的角度来讲,是通过网络来构建云端、边缘、终端算力和服务的高效协同。”

  当然,作为一种变革性力量,AI也在赋能宽带网络,推动传统网络向AI原生网络演进。汪涛提到,正推动AI重构所有的网元,“包括接入网、传送网,也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涉及各个方面的网元,方便增加新的功能、降低功耗、提升运维效率。”

  毫无疑问,这是“大手术”,要让网络变得更加智能,需要对宽带网络建设运营工作进行端到端重塑,从规划、建设、维护到运营服务的全流程进行智能化变革,将AI作为支撑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嵌入其中。

  全球云宽带产业协会(WBBA)是面向全球的由行业参与者主导、为未来十年数字宽带发展提供指导的协会,目标是加速宽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宽带网络与服务全面供给,为产业参与者创造新的发展机会,最终使消费者乃至全社会获益。

  2023年2月,WBBA成立第一届董事会,中国电信前总经理李正茂被选举为第一届董事会主席。随着时间的推移,WBBA成员规模不断扩大。

  在推动人工智能、宽带网络融合发展的过程中,WBBA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合作的“桥梁”,有利于推动模型开源、数据共享和工具公用,降低全球智能技术应用门槛,推动共建智能基础设施开放平台,增强人工智能的普惠性和适配性;作为多方合作的平台,有利于推动政策制定者加强沟通,健全多边对话和评估机制,提升人工智能的治理能力。

  此次大会上,李正茂在致辞中提到了参观上海电信博物馆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其中就包括150年前上海就出现了第一条电报水线。“今天发生的事情是基于过去,也是服务后代。”李正茂说道。

  “在通往万物智能互联之路上,我们秉持开放、包容和协作的价值观,继续担当国际合作的桥梁,促进更深层次的融合和增长。”他表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国军一个步兵师编制搞出十几个团来师长权力比一般军长都大

下一篇:人民日报“时空对话”关注吉林抗战老兵:“牺牲是光荣的我参军就不怕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