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下载

TG:苏联为何不敢“抗美援朝”:斯大林一封“秘密电报”给出了答案

帮助中心 2025-06-25 05:38

  

苏联为何不敢“抗美援朝”:斯大林一封“秘密电报”给出了答案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与此同时,朝鲜半岛也随之被划分为两个国家:南韩和北朝鲜,分别由美国和苏联支持与控制,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在该地区的对峙。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突然向南韩发起进攻,朝鲜战争由此爆发。战争初期,北朝鲜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形势一度对其非常有利。面对局势,美国迅速做出反应,决定成立由多国组成的“联合国军”,强行介入这场朝鲜半岛的内战。

  由于美国的介入,朝鲜军队开始节节败退,甚至被击退至中国边境。为阻止战线被进一步推进,中国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正式展开抗美援朝战争。

  尽管苏联是北朝鲜的幕后支持者,但在朝鲜战争中,苏联始终未直接派兵介入。那么,苏联为何选择不直接出兵援助呢?实际上,斯大林一份重要的秘密电报揭示了他的真实意图。

  我们知道,二战结束时,朝鲜半岛被美苏两国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韩获得美国的支持,而北朝鲜则得到苏联的援助。南韩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国力逐渐增强。而北朝鲜则在苏联的影响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但由于苏联自身经济并不强劲,北朝鲜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停滞不前。

  南韩趁机不断在边境制造摩擦,挑衅北朝鲜。面对南韩的挑衅,苏联并未支持朝鲜采取积极反击,甚至限制北朝鲜所获武器仅能用于防御。这种态度无疑助长了南韩的嚣张气焰,边境局势也日益紧张,战争爆发的风险急剧升高。

  最终,北朝鲜无法忍受南韩的持续挑衅,决定对其发起大规模反击,动员了大量兵力。北朝鲜军队迅速推进,打到了南韩南部沿海地区。与此同时,美苏两国的反应截然不同。美国方面迅速发出严正警告,要求北朝鲜撤军,但北朝鲜对此置若罔闻。于是美国联合16个国家组成了“联合国军”,准备用武力介入朝鲜冲突。

  苏联虽是北朝鲜的支持者,却没有派遣兵力加入联合国军,也未直接出兵援助北朝鲜,仅提供武器支持,并以避免战争扩大为由拒绝派遣地面部队。

  即便得到了苏联的武器援助,北朝鲜面对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依然节节败退,这使得一些国家开始质疑苏联的消极态度。对此,斯大林通过一份秘密电报回应,详细阐述了他的战略意图:

  “美国正在挥霍其军事威望和道德权威,表现得像个侵略者。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注意力分散,难道不会给我们在全球力量平衡中创造机会吗?毫无疑问,把中国拉入朝鲜的战争中,不仅能拖住美国,还能削弱其在全球的影响力,为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争取时间。”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斯大林之所以不愿直接出兵,是希望通过朝鲜战争牵制和削弱美国,而不是害怕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同时,他也看中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价值。

  斯大林多次强调,希望中国能够派遣部队以志愿者身份援助朝鲜,哪怕只有五六个师,也必须由中国指挥官统率。于是,中国为维护自身利益,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入朝鲜战场。

  令斯大林意外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兵力强大,参战人数高达240万,而且仅用两年时间,就成功击退了联合国军,取得了显著战果。

  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他的扩张计划始终未能实现。那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究竟表现如何呢?

  1950年,中国组建了人民志愿军,彭德怀被任命为总指挥。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正式进入朝鲜。进入朝鲜后,志愿军首先夺回了中朝边界失地,随后展开反击,逼退联合国军,恢复了对边境地区的控制。

  尽管志愿军装备远不及联合国军,但他们利用严寒天气和地形优势,成功削弱敌军战斗力。在多次激烈的战役中,双方互有胜负。志愿军随即发起第二次战役,目标是夺回朝鲜中部失地。

  凭借灵活多变的战术,志愿军让敌军逐渐陷入被动。随着战局持续演变,1953年中国志愿军再次发动攻势,收复大量失地,联合国军逐步走向失败。最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建立了朝鲜非军事区,战争暂告一段落。

  面对联合国军强大的炮火,中国人民志愿军毫不畏惧,依靠灵活的战术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弥补了武器装备的不足,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这不仅维护了朝鲜的领土完整,也为中国争取了数十年的区域和平。

  或许斯大林从未预料到中国会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正是中国的出色表现,挫败了他的扩张计划。而苏联作为当时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却为了牵制美国,放任朝鲜付出巨大代价,这也在国际上影响了苏联的形象。

上一篇:梁兴初收到“38军万岁”电报一下愣住泪珠滚落

下一篇:中兴通讯:融资净买入87691万元融资余额7016亿元(0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