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1935年陈毅打游击看了中央电报后惊喜不已:很可能复出了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获得不同的参与体验,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提到陈毅元帅,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不过他也是其中唯一一个没有参与长征的元帅。长征路途艰险、险象环生,虽然陈毅并未亲历长征,但他在那三年里也过得异常艰难。那时,他翻山越岭,建立了赣粤边的红色根据地,开展了南方三年的游击战争,这段历史至今仍为人熟知。
事实上,毛主席曾亲自通过电报指示陈毅进行作战指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回忆中,陈毅提到,那封电报至今让他心潮澎湃。因为那封电报不仅意味着在军事上的再度亲自部署战场,也体现了毛主席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那么,这封电报的内容究竟是什么?陈毅为何未能加入长征行列,而选择了游击战斗?他又是如何带领红军战士在这三年的艰苦斗争中坚持下来的?
陈毅回忆起这三年的游击战时,用“艰难困苦”来形容。这段时间,虽然困难重重,但正是这三年,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奠定了新的支点。一直以来,红军秉持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他们希望保存实力,集中力量对抗日军的侵略。然而,红军在南方的行动过程中,来自的围追堵截从未停止过。
随着三年游击战接近尾声,红军在游击区执行着新的统一战线政策。红军开始将战争的重点从国内战争转向了抗日战争,努力为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作出贡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发布了国共合作的宣言。此前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的两党,决定暂时握手合作,共同对抗外来侵略者。
此时,陈毅接到了党中央的指示,这场与的内战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他立即给大余县的县长写了一封信,要求停止军队在赣粤边的清剿行动,提议共同抗日。双方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共同的敌人身上,而不是继续内耗。
不久后,陈毅前往南京,与政府的代表进行了进一步的谈判,商定将游击队改编为正规军,并讨论了其他事项。同年8月,陈毅等人发布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宣言。一个月后,陈毅代表赣粤边游击队与签署了抗日合作协议。
1938年,陈毅带领着赣粤边游击队与军队联合北上,与其他部队共同开展抗日战争。这三年的艰苦斗争虽然没有白费,陈毅和无数战士们成功拖住了的几十万大军,消耗了敌人的实力。与此同时,这段游击战争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为红军保留了力量。这也正是毛主席所说的抗战新支点,为南方抗战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那么,陈毅为何没有参与长征,而选择了进行三年的游击战斗?这一决策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1934年夏天,是一个关键时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面临严峻局势,决定组织红军开始长征,近九万名红军战士被迫踏上了长征之路。那时,陈毅正好在前线视察。然而,部队突然调来大量兵力,猛烈进攻红军。陈毅刚准备离开前线时,遭遇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攻击,右腿胯骨被炸弹击中。
受伤后的陈毅被迅速转送到后方医院接受治疗。然而,当时的医院没有电力,一些设备无法启动,无法进行手术。最后,陈毅只能接受保守治疗。但随着时间推移,伤势并未好转,腿部依然无法活动。此时,陈毅急于得知党中央的长征计划,却始终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他心生疑惑。
不久后,陈毅决定不再拖延自己的伤病,因为伤势影响了他行军打仗,他成了一个负担。于是,他将情况写信告知周恩来。周恩来得知后,立刻派人送来发电机,医院的设备问题得以解决,医生为陈毅进行了手术。手术结束后,周恩来也向他传达了党中央的决定:由于陈毅在游击战中的丰富经验,党中央决定让他留在赣粤边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尽管伤势未愈,陈毅依然坐在担架上为红军送行。当时,踏上长征路的红军战士们早已做好了迎接艰难险阻的准备,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退缩。陈毅留了下来,项英担任书记,带领一万多武装部队和三万多伤员开始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
刚开始,陈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安置大量的伤员,安抚他们的情绪。他决定拄着拐棍,一瘸一拐地走到伤员们身边,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要相信大家一定会走出困境。就这样,在中央红军长征之后,赣粤边军区成立,李天乐率领七百名红军上山,开始了游击战。
从1934年秋天开始,派遣二十多万大军向红军苏区发动猛攻。红军损失惨重,许多原本属于红军的根据地被占领。直到1934年12月,军的攻势使红军苏区仅剩下一个小小的三角地带。
1935年2月,陈毅收到党中央的电报,要求将队伍组建为小型游击队展开游击战斗。他认为这肯定是亲自制定的战略,其他人无法做到如此巧妙。陈毅深感振奋,因为这意味着将再次亲自指挥。
陈毅按照电报的指示,立即组织了会议,决定兵分几路突围。然而,突围过程异常艰险,许多战士和干部在过程中牺牲。直到1935年3月,陈毅和项英带领红军成功突围,来到赣粤边区,并与其他队伍会合。
陈毅决定在油山附近展开游击战,这里成为了红军的游击战中心。然而,他们不仅要应对的追击,还要面对内部的危机。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叛变投敌,带领部分人暗中为提供情报。幸运的是,陈毅察觉到了这一点,及时采取行动,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红军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挑战,失去了不少战士。何叔衡、贺昌、毛泽覃等在这场游击战斗中牺牲,也有不少战士英勇就义。直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形势有所变化。然而,蒋介石迅速反击,清剿力度加大,陈毅决定发动群众与游击队共同作战。
到1937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得这场持续三年的游击战终于画上了句号。陈毅在这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从中我们能感受到游击战的艰难。正是战士们与百姓的合作,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才使得艰难的游击战最终迎来了胜利。
尽管这些艰苦的岁月已远去,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正是那些胸怀革命理想、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为我们今天的安稳生活铺平了道路。他们的鲜血与牺牲,成就了今天崭新的中国,我们应当向他们致敬。
猜你喜欢
- 06-10TG电波永不消逝 精神世代传
- 06-12TG股票行情快报:鼎信通讯
- 05-15TG马斯克回应“电报”创始
- 07-30TG美盈森投资成立商贸新公
- 05-20TG她把情报塞儿子尿布中带
- 05-28TG北京电报窗口迎来市民“
- 06-30TG股市必读:瀛通通讯(0
- 06-21TG华电国际: 公司章程全文
- 05-18TG卫星通信行业深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