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0375 6015。再见电报时代
近日,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发出公告,5月1日起将全面停止浙江杭州地区电报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电报这一通信方式又少了一座坚守的城池。
杭州最后一名电报员任宏,也将在12月正式退休,彻底告别这份已经陪伴他数十年的职业。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 5G,只不过当年的“5G”电报一字千金,比现在的流量还贵。收到“急电”,别急,要先解码。
发电报的过程颇为繁琐:要先把汉字转换成莫尔斯码的数字,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四位数字。收发报员的任务是收发这些数字,而解码工作是由专门的译电员来做,他们负责把收到的数字翻译成相应的汉字。
至于这些数字到底是“平安到达”还是“赶紧汇款”,都得等译电员翻译完才知道。秒回是不可能的,等解完码,急事都成往事了。
你发过电报吗?即使没有,小时候看谍战片里电报机“滴滴答答”响个不停,特工们翻着密码本,一脸紧张地敲击着电键,总觉得这是件又酷又神秘的事情。短短几声莫尔斯电码,竟能传递生死攸关的信息?
电报的发明可追溯到19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是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Samuel Morse)发明的电报机及摩尔斯电码,使远距离通信进入电子时代。随后,电报迅速推广,成为全球通讯的核心技术。
电报进入中国的历史始于清朝晚期。来到中国后,电报迅速成为了商贸、战争、外交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尤其在20世纪,它是时代变革的重要见证者。许多家书和情书都通过电报传递。
抗战时期,无数报务员坚守阵地,用一封封电报改变着战局。改革开放初期,电报更是商业往来的生命线,催款、传票、新闻通稿……一张张电报单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杭州的电报业务曾在80年代达到巅峰。杭州最后一名电报员任宏,自1981年进入行业以来,一路见证了电报的兴衰。在上城区惠兴路9号的报房,他打开存满从1983年到现在所有电报存档的柜子,往昔片段浮现眼前。
年轻时,任宏1分钟能打90多字,随手翻译3000个常用字,每天处理的电报高达1000多份。他原计划在今年年底退休。没想到,电报的落幕比他想象的来的还要快。
去年年底,博主@浪花Curtis发布了一条vlog,记录了自己从北京到杭州仅存的电报点发电报的经历。遗憾的是,由于最后一台电报机坏了,最终只能用电脑打印。
杭州的电报业务短暂迎来了复苏。杭州的武林广场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尽管电报机已因维修暂停服务,但许多年轻人还是愿意前来打卡,发一些祝福、情感寄语或是励志的话语。最多的一天,发出了70多封电报。
从前车马慢。一封电报,从字字斟酌到被敲成电码,再跨越千里抵达收件人手中,这份等待与郑重,如今已成过去式。当最后一封电报被发出,电报机的“滴滴”声也消失在时代的洪流里。03756015,这串代表“再见”的电码,是旧时代与新时代通信的分界线。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西路1199号中新大厦11楼 邮编:311100
猜你喜欢
- 05-12TG电报即将绝版:年轻人为
- 05-12TG通讯:20名“矿嫂”度过的
- 05-21TG鼎信通讯:5月20日召开董
- 05-24TG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
- 05-24TG2024年Telegram利润跃升至5
- 05-25TG0375 6015。再见电报时代
- 05-06TG杭州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收
- 05-22TG美国电线亿美元 在当日美
- 05-15TG北京将成全国唯一能发电